Monday, June 26, 2006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外国银行家们认为,中国政府即将作出一些重大的政策决定,这些决定有可能引发一波海外投资热潮,并加速中国金融业改革进程。这些决定涉及由花旗集团(Citigroup)牵头的财团对广东发展银行(Guangdong Development Bank)30亿美元的竞购,以及瑞银集团(UBS)拟议中对中国国内券商北京证券(Beijing Securities)2亿美元的投资。  
这则信息,让我们联想到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真正放开时,会是何等的壮观。中国金融市场的放开,是不容质疑的,我们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不可能不与地球上的邻居们一起生活。他们要适应我们的生活,投资习惯,同是,我们为了让我们与邻居们相处的更融洽,也要学习和接受一些他们的生活和投资习惯。我们不希望美丽社会主义中国,像清朝政府那样,孤立和落后。  
改革开放20几年,我们的生活习惯已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并无几了。他们有的,我们也可以有了。这让我们现代的这些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不但满足了温饱,还开上了汽车,开始同游美丽的世界。  
但是,我们的投资习惯还和他们相差甚远。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被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着,别人都说我们中国人好,可是,他们都欺负我们,这让我们在封建历史时期吃了很多亏,特别是没有培养我们做投资的良好习惯。在过去,更是把投资当成投机倒把,真的一段荒唐迷茫的笑话呀。  
今天,我们很快就要迎来国际投资巨头们的光临,他们希望在可爱的,善良的中国人身上能够挣到大笔的钞票,因为,中国在通过以体力劳动主的国际贸易中,挣了很多他们的钱,他们希望能通过开放金融市场这次机会,狠狠的挣上一把。我们不能忘记当进的中国B股市场的教训吧。  
只是这次,他们一定是又变了花招,用另一种办法,争夺中国的财富,中国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多多学习金融投资知识,拓展思维。让我们有准备的等待外国狼的入侵。

以上帖子转自金融网http://www.jrj.com/cd/1.asp
我是感觉中国国内的老百姓知道中国金融市场迟早要开放,已经开始觉醒要学习金融投资和理财知识来应付风险投资了。可是已经来到新加坡这个已经开放的金融中心生活着的许多狮城网友还不如国内的人有此觉悟呢!
最近有马甲常来狮城网的投资理财版捣乱找碴,也有不了解金融常识的网友还是以为搞期货就是投机倒把。对于我特地请来给新手指导的金融行家高手冷嘲热讽,毫不尊重。简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搞到高手们都摇头走人了。我和新上任的版主都觉得很无奈,只好先请超版们暂时关闭该版。等总管理员回新后重新确定该版方针和版规以后再行开放。新手们请暂去华新网交流学习吧。不好意思!要给那边的版主和神舟添麻烦了。
谢谢大家的留言。但是我还不会发回复,所以请不要等待我的回复帖子。或者哪位愿意教导我如何写回复?

转贴:沪深300指数有望成为中国股指期货首选合约

沪深300指数有望成为中国股指期货首选合约
(2006-06-26 08:16:01)
相关制度安排细则将于7月公布   本报记者 蒋家华 赵彤刚      “具体的股指期货合约的标的物还没有最终确定,有关部门和专家正在进行最后的研究论证,从目前情况看,沪深300指数成为股指期货合约首选产品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主任杨迈军昨日在中国期货业协会在深圳举办的期货经营机构高管人员金融期货知识培训班上说。他还表示,有关金融期货的制度安排,包括合约及细则等,将在7月份公布。   据悉,交易标的为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合约设计方案为:交易时间为上午比现货市场早15分钟开盘,下午比现货市场晚15分钟收盘;合约价值为每指数点100元人民币,(按照目前沪深300指数约在1300多点计算,合约价值在13万元以上,若按10%的保证金计算,每手合约需要保证金1.3万多元,中小投资者也大多有能力参与交易);合约月份为交易当月起的两个连续的近月月份加两个季月月份;每日涨跌幅依据现货市场个股10%的涨跌幅限制,同时引进“熔断”制度(涨跌幅达6%时熔断10分钟);最小波动单位为0.5个指数点;最后交易日与最后结算日设于月中;履约交割方式为现金结算。   关于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择,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期货学院副院长骆玉鼎教授表示,主要基于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抗操纵性,套期保值效果较好以及指数编制与管理方法符合要求等基本原则。而首推沪深300指数正是据此基本原则做出的最佳选择。   另外,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出于能快则快的原则,目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建明显提速,近期挂牌的可能性极大。当然,交易所挂牌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上市交易股指期货,要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才会正式推出股指期货合约。据了解,中金所在上市股指期货合约后,还将考虑推出期权合约,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将日趋完善。(中证网)

转贴:股票指数 股指期货成功的关键

股票指数 股指期货成功的关键
(2006-06-19 14:04:06)
  一个成功的指数期货产品,并不只是取决于期货合约的设计,而是它的标的物———指数。在有股指衍生品的交易之前,股票指数已是一种管理投资工具。使用股指来管理投资是同两种趋势紧密相连的,一是通过投资组合资产的优化配置以规避风险;一是通过对整个市场或某一工业部门的整体概括以减低交易成本和增加投资回报。如果没有机构投资者使用指数来管理资产,没有一个准确跟踪市场表现的指数,那么,指数衍生品的交易就会趋向于投机性的交易。   成功的股指衍生产品建立在广泛为人接受的、高知名度的指数之上。指数编制是一个盈利丰厚、竞争非激烈的行业,而机构投资者在使用指数上也非常挑剔。一个好的指数必须能够反映出投资管理者实际投资的方式。在美国的投资业里,如果一个指数的跟踪错误高于1%,使用它的人就会有相当大的疑虑。一个指数的成功不能担保这个指数上的衍生品交易一定会成功,但是,一个不成功的指数几乎可以注定这个指数上的衍生品交易不会成功。   通过指数来管理资产,不但是投资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投资理念的改变。有人甚至把转向指数共有基金同宗教信念的皈依相类比。虽然在实践中借助指数来管理资产同选择证券而能动地管理资产常常是交叉互动的,从理论上来说,指数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若干其他投资工具所无法提供的优势。首先,指数提供了对投资管理加以衡量的标准;其次,用指数来管理资产可以降低成本;第三,用指数来管理资产可以减少对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反复交易的次数;第四,指数提供了其他工具所不具备的灵活性。正因为这样,在美国,指数被越来越多地用作衡量市场和投资者心理的晴雨表、投资资产分配的依托、鉴定投资管理人员之表现的参考系数,以及风险控制的工具。   指数交易的引进和渗透,不但对使用指数的投资管理者来说,而且对不直接使用指数的投资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挑战。首先,由于引进了指数管理,对投资组合的管理者来说,更重要的将不是对股票的挑选,而是对投资组合中资产的配置。其次,由于指数管理的低成本,无论是否使用指数来管理资产,管理者都将不得不尽力降低管理费用以及交易费用。第三,由于坐标指数的流行,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来管理资产,管理者都不得不以坐标指数作为参考,来衡量自己所管理的资产的表现。第四,由于指数所提供的控制风险方面的灵活性,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来管理资产,管理者都不得不对找一定的途径来同指数管理的有效性竞争。第五,由于指数管理方法的普及,整个投资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都会提高。股票市场说到底也是个零和市场。股票市场越是有效,就越是会出现Sharpe所说的指数投资的回报会比能动投资的回报更高的现象。换句话说,如果在股市中糊里糊涂地输钱的人少了,那么,基金管理者能够得到高回报的机会也就小了。在剩下的机会里,指数投资就迫使其他的投资方法同它竞争,以获取生存的权利。   无论是对被动投资还是主动投资,指数化在成本、风险、投资回报表现和跟踪误差幅度等方面都设立了一个可定量的标准。指数衍生品的交易则为资产分配、复制市场表现、减低投资成本、定量控制风险、以及策略性地抓住市场中稍纵即逝的机会提供了工具。(中证网)

Tuesday, June 13, 2006

有人的想象力太离谱了,补充说明一下:

本来不想暴露过多别人的隐私的。但是显然有人对这位陪读妈妈产生误解了,只好再说明一下:
她是从中国某著名航天学院毕业,为了孩子的教育来新五六年,全靠自己打拼生活费的厉害妈妈,聚少离多的先生也是在别国技术打工的。据说曾经俩夫妻一起玩黄金现货输过很多钱。所以她临走前还特意关照我千万不要玩黄金。炒期货进场经常拿一点小钱积少成多就好了。玩大了肯定贪心就要输大了。她知道我会在网上介绍她的故事。她说要告诉网友:买基金也是会亏钱的,她刚来新加坡时就跟花旗银行买基金亏了大约25%的投资金额。后来就自己来学会掌控风险,比基金经理做得还好。她也从来不需要跟先生拿生活费。现在她只买长期的高收益的保本基金做养老金。
显然她头脑非常精明,并不是个打算干粗活的普通陪读妈妈。她除了华文还精通英文,日文,直接看日本网络财经新闻,信息比经纪人还快。有时连经纪人也要向她查询探讨日本的最新财经讯息呢。她告诉我说自从她学会技术分析看图以后,就基本没有再出现账面负数过。因为炒期货自己要有很强的自信心很重要,所以是不能够让账面出现负数的。
为了打发炒期货剩余的大把时间,她最近也去申请准证当一名补习老师。作一些她觉得不错的有意思的事。然后,一有假期就带孩子出国旅游见市面。
所以,这样潇洒的投资理财高手那里需要我来包装啊?!我这个新手刚上路,怎么能够与她相比?用她的话来说:我是个很热心的能干的人,但有时也是个很傻也很可爱的人,没事去帮网上那些莫名其妙的人,吃力不讨好谁也不认识你啊?!没意思!我是绝对不会干的!
如果再三要这样费时费心的跟大家解释个没完没了,我大概是应该考虑她的意见了。看来在这个网上有太多的年轻人自己不懂也不想学,根本没有基本的金融常识和见识,真的无法理解我所亲眼见到的人和事,还把人家什么都往坏处里想。怎么越来越感觉好像与夏虫语冰那样困难啊!
你们知道吗?那天晚上我召集的讲座中也有一位本地金融界业内人士到场听讲。我后来出场时问他听讲的感觉如何?那个年轻总裁免费先教了一个每天花几分钟看盘进场赚二三百块就走的方法有用吗?他说应该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不会用它的方法,因为这样赚是稳,但是对我们来说还是太少太慢了一点,还不够赚吃的!我今天早上几分钟已经都赚了七八千了!但是我不会去教用别人我的方法。这是我的吃饭本钱啊!
呵呵!每天只要能够赚二三百就出场去玩别再干了。应该是蛮不错了吧?一个月有四五千至少吧?可是还真有人嫌赚少了,太慢了的。是不是又有许多人没法相信了?!!!!
我希望大家明白:大姐还是同样的热心人什么都没有变。有变的地方只是最近半年我学了,我见识了,我长进了,我认识到自己过去的偏见和无知了。然后我把我所看到想到的说出来,让大家自己去做思考和判断:自己是不是趁年轻也该学多一些投资理财常识和本事?!

Thursday, June 08, 2006

明天世界杯要开赛了,有位陪读妈妈全家去看开幕式了

这几天我忙忙碌碌的组织狮城华人网投资理财版的第一次主题聚会活动。星期一5号晚上就是在凯文韩的公司,请这位年轻的总裁给大家介绍了他自己的十几年炒股炒期货经历,和他所研发的FT101期货指数课程的概况。
满满的坐了一大堂三十多人,比我预计的人数要多很多。我突然在想:我的那二位陪读妈妈炒股票和炒期指高手如果也来听讲座的话,就该坐不下了。好彩她们一个去美国看望在那里留学的儿子,一个也带儿子到德国慕尼黑看世界杯开幕式去了。
明天就是世界杯开赛的大日子了。狮城网上也有不少是球迷。老茶馆还有一位“赌球的老狠”。可是,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象我那位陪读妈妈朋友那么潇洒的带儿子去世界杯现场看球吧!?而且,她也安排了在外地的老公到时候也在德国汇合,一起先参团旅游欧洲各国呢!
记得我在网上曾经提过要介绍一位我认为是活得最潇洒的炒期指高手陪读妈妈。不过一直没有发表出来,有网友还在问我:几时写出来让我们看啊?我没有写的原因是我曾经说给一些朋友听,但他们都不信有这样潇洒完美的陪读妈妈故事。虽然有二位网友曾经见过她,但是还将信将疑:这位样貌平凡普通的陪读妈妈就是你所说的期指高手啊?
二年前本来我在炒股票的陪读妈妈家里刚刚认识这位期指高手时,一点也不懂期指是什么东西。大家在聚会时所谈的都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去年尾阴错阳差的我开始对股票有兴趣时,她借我一大厚本《股票炒作学》。我一看书中红线道道画了好多,还有评论,看来她是吃通了这本书,可惜我水平太差,一点也看不进去。后来上了炒股的讲座和课程,炒了几个月的股。又开始想拿所赚的钱上课学炒期指了。她这时发话说:等你上课完了就每天早上来我家上班,看我炒期指,你就会很快明白怎么回事了。
某日早上我11点多到达她所住的公寓时,她正好打网球回来。原来她每天早上给孩子弄好早餐,送到车站以后,就回家等7:45分日经225指数开盘。炒作到10:15东京交易所休息时就找邻居打网球。等11:30再开盘就继续炒到2点闭市。下午休息或逛街找朋友玩,晚上看行情还做几手外汇。一般上每个星期只做两天。其余时间不想做就休息做别的事。
当天我们一边聊天谈她要送孩子去英国读书的事,她就一边看上上下下的即时数据图线,偶尔给经纪人打个电话发个买卖指令。闲闲的就到了日经闭市时间。我们去世界城餐馆吃了午餐,席间她说她觉得该送孩子到全英文的国家学好纯正的英文。英国最好。打算六月假期就带孩子游遍欧洲,专访英国名校中学,亲自看看情况如何。让孩子拿个英国A水准再去美国读大学。她就一路陪读,一路炒那个当地国家的指数赚生活费。不久我告辞就回家了。
到第二天,她打来电话说:你猜我昨天赚到多少?我说我哪里猜得到啊?!她说经纪人发结算单来了:大约是净赚1千4百多新币。
呵呵!我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她为什么会成为新加坡多家外地和本地银行的VIP客户的原因。要知道:能够做一间银行的VIP客户,必须在该银行存有至少15到25万新币或美金才行哦!
没过多久,她又邀我和那位炒股票妈妈一起去柬埔寨玩,她说先要让孩子们见识一下穷苦的地方。我因故没去,她们就带着孩子接伴而去,见识了金边和吴哥窟,玩得很高兴。
又过一阵子,我没了她的音讯,几天后她来电话,说是刚带孩子去看日本樱花回来。
再过几个月,她就找我要欧洲的旅游讯息,因为她知道我8年前带孩子和另一位陪读妈妈去玩过。她说已经准备好所需的钱,在伦敦和维也纳定了四星级酒店。还在网上找了欧洲的内陆机票和旅行团。我除了佩服她的计划周全之外,就是祝她旅途愉快啦!
现在,她们全家一定是在慕尼黑等待世界杯的盛大开幕式了吧!
各位网友看官,她应该也是你们所听过的最潇洒的陪读妈妈故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