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1, 2006

我自己感觉也是做期货指数比股票来得风险要小:起码自己可以主动掌控最小资金(一万保证金)和最低风险(每次做一到二三手);而且期指都是各国经济命脉指数,是不会有倒闭风险的,就不用再麻烦百里挑一去选股;每次只盯住一二个市场的图线看,看几年下来也该看透了吧?主要的好处是不论市场是升是跌都可以天天进场赚钱(期指是天天结算盈亏账单的)。期指如果买错方向是可以随时砍仓出场再做对的。做股票在熊市就得且等着看了。买错了股又得且套一阵子了!很明显期指是比股票更先进一步的金融投资工具,只是在本地目前会做的人还不是算很多,多数是基金经理在做避险用吧。相信以后慢慢会象股票那样普及起来的。
有人上来问有关期指的常识和书本,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其实我的这些主要相关知识都是从财经讲座或金融期货课程里面学的,其次是从国内外金融网址里面看的。相关书本在本地很少见,而且没有老师讲解自己也不容易看得进去。其实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急起直追,早就有出现许多金融网站,有心者去网上搜搜就可以找一大把来。在狮城投资理财版里面我也放了许多资讯,还是可以看看的。

以下是引用我在狮城网投资理财版2006-5-24 18:21:00的发言:

股指期货赶快“下楼”
类  别: 期市报道 刊发机构: 证券时报 刊发时间: 2006-05-12 作  者: 朱卫东
[ 561 ]
  近几日,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备组在杭州召开重要会议,商讨股指期货的有关问题。由于新加坡交易所年内将上市中国股指期货,这也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股指期货能尽快上马。   市场对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呼吁已久,然而自“3.27”国债期货事件后,我国的金融期货工作长期停留在研究探讨阶段,尽管现在金融期货产品的推出已进入准备阶段,但准备的时间似乎过长。我国的金融期货产品之所以迟迟未能推出,主要是基于对金融期货产品高风险的担忧,以及害怕冲击原本脆弱的股票市场。   如果在前几年推出金融期货,确有可能对股市构成较大的冲击:首先是国有股、法人股部分股票的不流通,使得二级市场股价根本不具有真实性。其次是当时市盈率太高,泡沫严重。推出股指或股票期货无疑会被理性资金用来做空,加大股市跌幅,增加解决股市制度性问题以及其他历史问题的难度。再次是当时制度漏洞不少,贸然推出金融期货必然使证券市场的投机资金处于失控状态,也会使股市处于非理性的失控状态。   现在,在股改快速推进,在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A股平均市盈率约17倍,低于世界主要股市水平的条件下,A股估值仍处于合理水平。公司治理的日益规范和较为稳定的成长性、市场监管的日益严格、投资者的日益理性、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扩大,增强了股市的稳定性。因此,目前推出股指期货一般不具备大肆做空的条件。相反如果时机适当,准备充分,反而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推动股市的上涨。   确实,金融期货具有放大风险的作用,但它同时更具有对冲风险的避险功能,特别是由于其既能做多、又能做空,并具有高杠杆效应,当股价泡沫严重时可能会面临期货做空者的严厉打压,当股价被严重低估时就会有理性的投资者低位吸筹,以期在期货上获取厚利。因而股指期货和股票期货对股市中的过度投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至于股指期货的市场监管风险,现在也应有了较为充分的应对措施:一是我们在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方面积累了经验。二是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监管日益严格。三是配套措施和各项技术准备较为充分。   其实,证券市场最大的风险不在外部,而是来自于自身体系的残缺:没有做空机制导致只能做多赚钱,必然引发大资金的投机炒作;没有金融期货无法找到对冲工具以回避股票风险,必然导致理性投资的失灵;没有健全的境内市场必然无法抵御庞大的国际资本的冲击。   现在,由于中国市场庞大,经济具有巨大活力,转型期体制缺陷带来投机机会,国际资本正通过各种途径投资中国,或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据披露,除了QFII外,通过非法途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游资规模不小,除了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外,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应是主要原因。海外资本在境外、以及通过非公开方式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是我国监管当局无法防范的风险因素。如果再让外国抢先一步设立A股指数期货,谋取我国股票市场的定价权,无疑会加大我国的金融风险。   正象汽车必须要有管用的刹车系统一样,完备的法律制度、严格的市场监管固然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条件,但健全的市场体系才是控制风险的最基本因素。   (作者单位:宏源证券)

股指期货交易有望年内启动
类  别: 期市报道 刊发机构: 中国证券报 刊发时间: 2006-05-12 作  者: 本报记者 赵彤刚
[ 364 ]
  北京市证监局副局长孙才仁昨日表示,我国有望于今年启动股指期货交易,推动期货业创新发展。   在昨日召开的北京辖区期货机构创建文明行业规范化服务经验交流会上,孙才仁在发言时指出,我国期货市场创新发展长期欠帐,加快发展时不我待。当前创新要以做大市场为主攻方向,先从事关全局性的宏观层面改革创新入手,实现重点突破。他预计今年期货市场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启动股指期货交易,这将会带来激活全局、实现多赢的机会。   孙才仁表示,今年我国期货业还有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期货投资基金或理财业务以适当方式出台;二是抓紧试验商品期货的期权交易;三是推出钢铁、石油等重要物资和农副产品的期货交易;四是引进境外合格期货投资者(QFII)。   他表示,这些创新都属于做大市场蛋糕和谋求行业发展的全局性变革,将有利于期货行业的整体发展;全行业目前应立足于理顺关系和健全机制,积极推动《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修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公司“做大”,支持其他公司灵活发展,促进期货公司多样化和专业化;同时要引导金融机构和大企业重组整合期货公司,鼓励期货公司间的合并重组。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中国也有了高风险的投资工具,芳龄同志,要不要去试试。

近日,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推出个人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招商银行紧随其后,推出24小时网上交易的个人期权产品。这两种高风险外汇产品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资金杠杆的外汇远期保证金交易,即“以小博大”。从投资风险上来看,个人远期外汇买卖业务的风险最高,但同时,潜在的收益也最大。
  与外汇远期相比,外汇期权的避险功能效果更加明显。在个人外汇期权交易中,投资者在买卖外汇或者黄金等产品的同时,只需要购买一个 反向期权,就能够锁定汇率风险。投资者即使在期权上看错了方向,损失的也只是期权费;如果在外汇买卖方面看错了方向之后,也可以通过外汇期权来弥补损失。
  但招行有关负责人也强调,客户在损失最大时,将失去因购买期权合约而支付的全部期权费,所以在投资个人外汇期权时,也要充分考虑其损失可能和自己的承受能力。